題目:請問何謂苯酮尿症( Phenylketon uria;PKU )?其缺乏症狀?
自己找答案:2014/11/10 訂正:
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
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
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
第一週實習心得(2014.07.10)
我因個人因素我延遲了將近一星期才開始我的實習。
實習這一週以來,老師臨時安排了校稿的任務,一開始接這任務時,我實在腦袋空白。
「校稿?離我好遙遠的事兒呢~」,但畢竟什麼樣的新鮮事都該嘗試。
在校稿的過程中,其實也是一種學習,老實說我也是在找:用最輕鬆的閱讀方式,抓出最多的錯誤!!((誤
→→→當然這些錯誤,都是錯別字或格式上的問題。
整個校稿工作時間為兩天。過程多少會感到壓力7%、眼花23%、無趣30%、有趣40。
但整體心情:愉快。
在校稿任務開始結束前後,老師談了許多。
實習這一週以來,老師臨時安排了校稿的任務,一開始接這任務時,我實在腦袋空白。
「校稿?離我好遙遠的事兒呢~」,但畢竟什麼樣的新鮮事都該嘗試。
在校稿的過程中,其實也是一種學習,老實說我也是在找:用最輕鬆的閱讀方式,抓出最多的錯誤!!((誤
→→→當然這些錯誤,都是錯別字或格式上的問題。
整個校稿工作時間為兩天。過程多少會感到壓力7%、眼花23%、無趣30%、有趣40。
但整體心情:愉快。
在校稿任務開始結束前後,老師談了許多。
- 在現有的時間與資源內,如何獲得最多?
- 兩天讀完半本書感受如何?
- 如果兩天能讀完9個章節,那學校的考試其實也是最簡單的吧!?
- 要將考試視為下限,往上無限發展。
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
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
隨手記(待續)
開學週~
與以往不同的是,隱隱約約有些什麼不同?((其實自己也不是那麼清楚
繼上次"我的收穫是「0」 "其實,我也不是真的認為自己收穫是0,而是在問問自己:究竟收穫了什麼?
暑期2個月,在蕭老師的實驗室裡我做了些什麼?
文書類(新的事物):
2014年最新版,營養學概論,我協助了第3版校稿。
(2天內完成,有點眼花是真的,哈哈)
協助統計問卷,從紙本變成excel。
(總計似乎也才花了不到24小時完成,實際上分散用了將進1星期完成,這讓我認識excel 了。)
目前,正在進行的生命期營養Index,Glossary編輯。(從無到有,從PDF→Excel)
實作(感覺很新鮮 ):
協助APP資料庫的建立,為了這資料庫,我想台大的店員應該都對我印象深刻,大量採買他們的商品,只為了商品上的營養標示、條碼以及幫商品拍照....。我負責拍照部份,拍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也透過這次的協助,我更認識了我的相機 = ="
實驗(全新不同):
尿碘實驗,前後共操作了3次。尿碘實驗,不容易阿.....。
(未完,待續 。)
與以往不同的是,隱隱約約有些什麼不同?((其實自己也不是那麼清楚
繼上次"我的收穫是「0」 "其實,我也不是真的認為自己收穫是0,而是在問問自己:究竟收穫了什麼?
暑期2個月,在蕭老師的實驗室裡我做了些什麼?
文書類(新的事物):
2014年最新版,營養學概論,我協助了第3版校稿。
(2天內完成,有點眼花是真的,哈哈)
協助統計問卷,從紙本變成excel。
(總計似乎也才花了不到24小時完成,實際上分散用了將進1星期完成,這讓我認識excel 了。)
目前,正在進行的生命期營養Index,Glossary編輯。(從無到有,從PDF→Excel)
實作(感覺很新鮮 ):
協助APP資料庫的建立,為了這資料庫,我想台大的店員應該都對我印象深刻,大量採買他們的商品,只為了商品上的營養標示、條碼以及幫商品拍照....。我負責拍照部份,拍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也透過這次的協助,我更認識了我的相機 = ="
實驗(全新不同):
尿碘實驗,前後共操作了3次。尿碘實驗,不容易阿.....。
(未完,待續 。)
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截至今天,我的收穫當然不是" 0 "!!
目前狀態:
那麼,我的收穫是??? 收穫真的是0嗎!!
老師出國去了~
姊姊們上課去了~
剩一位學姊陪伴(但大部分都忙實驗)~
嚴格來說~實驗室剩2隻實習小貓顧家~
趁這空檔邊享用我的早餐邊思考著:截至目前我學到了什麼??
首先想到的是,我思考的「邏輯性」與「完整性」嚴重缺乏!!!
這對我來說可是個重大發現呢~!!((別笑...T T
以往做事狀態:上面要求80,我就做到自以為的80,事實上可能60都不值....
當然蕭老師不可能直接劈我,直接舉了許多例子,用超級白話文跟我討論,每次進她辦公室沒有1個半鐘頭出不來....((實際上心情是:興奮!!!
但,感想是:說歸說,老師嘴上說的是最低標準,剩下的就是無上限的發展。
這形成了,無形的自我要求。
二來想到的是,別老是想回答問題,動腦先。
每每在跟老師討論時,老師提的問題總讓我很啞口
何謂「營養均衡」?是「飲食均衡」還是「營養素均衡」?
如果速食店標營養標示會怎麼樣?標了又會怎麼樣?
速食真的都這麼糟糕嗎?
光這些問題,截至目前沒有標準答案。((有標準答案嗎?? 哈哈
然後想到的是,一天可以看完半本教科書(相當於9個章節)
那學校老師一個章節可以教1星期~2星期是怎樣??
是老師不會教嗎???還是老師在拖時數???老師在偷懶??
有些老師為何越教越少?? ((人數、內容
學東西一定要跟著學校的節奏嗎??((太慢了...
那如果自己可以讀好,剩下的時間可以怎麼安排?
最後突然想到的是,截至目前,實際的實驗操作:0
唯一的一次與實驗有關是「看」學姊操作尿碘實驗~
那麼,我的收穫是??? 收穫真的是0嗎!!
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
麥胖報告 心得 (2014.07.24)
有關於速食店的相關報導,我想大家應該都看過不少。
這次看了「麥胖報告」之後,我對於吃的感受,我想不僅僅只對速食店更有感覺而已。
影片中,主角用比較極端的方式:30天3餐都吃速食。
從開始前的身體健檢,實驗中的健檢與營養師建議,到實驗過程中所面臨到的問題──肝受傷了。
整體感受:驚嚇。
這次看了「麥胖報告」之後,我對於吃的感受,我想不僅僅只對速食店更有感覺而已。
影片中,主角用比較極端的方式:30天3餐都吃速食。
從開始前的身體健檢,實驗中的健檢與營養師建議,到實驗過程中所面臨到的問題──肝受傷了。
整體感受:驚嚇。
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
第二週:營養標示
實驗數據如下:

實驗結果──「熱量kcal」那部分的數據,是依照產品包裝標示填寫,我們並沒有實際的去分析測量其產品熱量。
常說:「有圖有真相」,但老實說,一開始我還真一點感覺也沒有......((遭毆
但是為了列表格倒是查了「衛生福利部公告:訂定「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」,自104年7月1日生效」的法規,目的:了解應遵行的項目。
又為了更確定「每日建議鈉攝取量」查了「營養共筆」,原來每日建議鈉攝取量為2400mg相當於6g的鈉,且超過就是「太鹹」。回頭看看這次實驗的品項,隨便一項就200、400、500mg,如果今天我比較餓,吃了2個飯糰,跟好友吃個外食,豈不爆表!?
但其實爆不爆表先不談,我最先有感覺到的是:現在的人,真的都吃太鹹了。
因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鈉,在烹調各種食物時一下抹鹽、調味,上桌後又調味瓶狂加,真的太鹹。我也是讀了「你超過每天鈉攝取量2400毫克嗎?」後,對於自己目前的飲食方向更有信心了。
透過這次的「食物拆解」與「認識營養標示」實驗,我有感覺了,至少對鈉有較深刻的感受,一方面是自己目前進行「零飲食」:0果糖、0調味料,但事實上是否真的都達到零,我不知道。吃起來清淡,但未必都沒有調味過,但至少看得見得,自己掌握得到的,盡力執行。
當然一開始我母親也開玩笑的說,吃得這麼辛苦幹麻? 但自從外婆的腎出了問題,媽媽親自烹調營養師衛教的飲食,也親自吃過之後,媽媽告訴我:我嚇到了,好難吃。
我笑了,不是嘲笑,是高興的笑,我也竭盡所能將我所知道的知識告訴媽媽。
媽媽說:「我會盡量清淡飲食,我可不想老了跟你阿婆一樣,吃沒味道的飯菜,又動不動就要看醫生,你累我更累。」
真的好多事情都是在身邊人發生了、自己去看過、自己去了解了,那種體會與感受是深刻的。
阿原閒聊過:笨。如果今天都不告訴他、教他,這叫做笨嗎? 又如果告訴他、教他後學會了, 那還會是笨嗎?
這句話深植我心,這讓我聯想到,許多民眾的營養都是在知與不知的模糊地帶,又加上媒體的誇大不實,養成現在的人都沒有媒體識讀能力,然而民眾真的是笨嗎?
實驗結果──「熱量kcal」那部分的數據,是依照產品包裝標示填寫,我們並沒有實際的去分析測量其產品熱量。
常說:「有圖有真相」,但老實說,一開始我還真一點感覺也沒有......((遭毆
但是為了列表格倒是查了「衛生福利部公告:訂定「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」,自104年7月1日生效」的法規,目的:了解應遵行的項目。
又為了更確定「每日建議鈉攝取量」查了「營養共筆」,原來每日建議鈉攝取量為2400mg相當於6g的鈉,且超過就是「太鹹」。回頭看看這次實驗的品項,隨便一項就200、400、500mg,如果今天我比較餓,吃了2個飯糰,跟好友吃個外食,豈不爆表!?
但其實爆不爆表先不談,我最先有感覺到的是:現在的人,真的都吃太鹹了。
因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鈉,在烹調各種食物時一下抹鹽、調味,上桌後又調味瓶狂加,真的太鹹。我也是讀了「你超過每天鈉攝取量2400毫克嗎?」後,對於自己目前的飲食方向更有信心了。
透過這次的「食物拆解」與「認識營養標示」實驗,我有感覺了,至少對鈉有較深刻的感受,一方面是自己目前進行「零飲食」:0果糖、0調味料,但事實上是否真的都達到零,我不知道。吃起來清淡,但未必都沒有調味過,但至少看得見得,自己掌握得到的,盡力執行。
當然一開始我母親也開玩笑的說,吃得這麼辛苦幹麻? 但自從外婆的腎出了問題,媽媽親自烹調營養師衛教的飲食,也親自吃過之後,媽媽告訴我:我嚇到了,好難吃。
我笑了,不是嘲笑,是高興的笑,我也竭盡所能將我所知道的知識告訴媽媽。
媽媽說:「我會盡量清淡飲食,我可不想老了跟你阿婆一樣,吃沒味道的飯菜,又動不動就要看醫生,你累我更累。」
真的好多事情都是在身邊人發生了、自己去看過、自己去了解了,那種體會與感受是深刻的。
阿原閒聊過:笨。如果今天都不告訴他、教他,這叫做笨嗎? 又如果告訴他、教他後學會了, 那還會是笨嗎?
這句話深植我心,這讓我聯想到,許多民眾的營養都是在知與不知的模糊地帶,又加上媒體的誇大不實,養成現在的人都沒有媒體識讀能力,然而民眾真的是笨嗎?
訂閱:
文章 (Atom)